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 >

能不能用AI代写论文、代写作业?

时间 2024-06-07 18:37:38 来源:人民邮电报  


(相关资料图)

随着AI大模型加速迭代,算力持续升级,自然语言处理垂直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产品的功能日益强大,AIGC技术在为大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部分领域出现滥用现象。

有学生直接用AI写论文、写作业,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尽管AI生成的文本质量存疑,但打开诸多网络社交平台,关于“AI帮你写论文”的技巧分享帖俯拾即是。部分博主详解具体步骤,直呼“AI就是救星”,网友纷纷排队“求软件”。除写论文、作业外,不少学生还使用AI工具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业内人士指出,人机协同是大势所趋,但用AI写论文等有悖学术伦理,有必要厘清AI代写和AI辅助之间的边界,对文章“AI率”有所界定。文章“AI率”是指文中使用AI工具生成内容的比例,反映作者对AI的依赖程度。北京一所高校教务部门负责人说,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未设置论文或作业“AI率合理值”,更没有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目的等设置细分标准。该负责人介绍,学术体系内,虽有专用于检测文章“AI率”的AI工具,但检测效果难以评估。对于学生作业的“AI率”检查,仍以教师人工判断为主,有时AI生成的内容真假难辨。

AI辅助与AI代写之间的边界在哪?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敬宇认为,这个问题应基于“创意的来源”和“决策的控制权”来定义。AI辅助应聚焦提供建议、生成草稿和协助研究,最终的创意和编辑决定权需掌握在作者手中。相对地,AI代写则涉及运用AI完成整个或绝大部分写作过程,缺少了使用者的深度参与和批判性思考。

此外,AI写作还可能涉及版权归属等法律问题。AI生成文本内容承载的知识产权,应归于AI开发公司还是服务使用者,目前说法不一。

我国关于AI治理的立法研究工作未曾间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包容审慎监管、应用分级分类治理的基础上,细化了技术研发者、服务提供者以及使用者的相关权利义务,要求AI技术应用符合基本的科技伦理规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说,AI代写整篇论文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与传统的找人代写并无二致。AI代写材料需使用海量文本数据,生成的文本内容很容易与现有作品雷同,产生侵犯著作权等法律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AI服务提供者应在用户注册阶段和生成内容前,以自动弹窗等方式提醒用户合理使用,通过技术设置等方式规范使用行为。

2023年,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学位法草案明确,已获学位者,如在获得学位过程中存在使用AI代写学术不端行为,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后,学位授予单位可以撤销其学位证书。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