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 >

世界观焦点:航天青年勇闯科研“无人区”

时间 2023-04-19 10:06: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是全新的技术挑战,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国内外几乎没任何先例可循,我们必须从基础科学入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还可以与知名高校等开展协同创新、集智攻关。”

春末夏初,北京西部的一处科技园区,外面看上去一片静谧,里面却是热火朝天、唇枪舌剑,一群年轻人正围绕一项科技项目展开论证。这是我国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中国航天科工四院研究团队的工作缩影。

在四院,有这样一支年轻的研发力量,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有理想、有激情、有学识、有担当,实现了一个个零的突破,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也实现了自己心中航天报国的崇高理想。

“持续创新就如同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不断地把更高‘含新量’的新鲜活力输送到方方面面。近年来,四院通过出台专项奖励办法、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系列举措鼓励创新,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热爱、坚定信心、用好平台,踏出创新第一步,闯入科研‘无人区’。”四院技术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活力因热爱而迸发

多年前,孙均政硕士毕业时面临两个选择,那时他已经收到外企录用通知,高薪、管培生,前景一片大好;另一个选择是航天,一个在不少同学看来“神秘的地方”。因为热爱,他最终选择了后者,成为四院四部预研团队的一员。

这么多年鼓舞孙均政坚定前行的,是这种发乎于心的兴趣,和持续创新、不断突破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使我们保持热爱的氛围”。

2020年,在四院四部的大力支持下,孙均政通过点将组成攻关小组,向一个全新的智能系统发起冲击。和此前的无数次“拓荒”一样,他和同事们必须从零开始。

“为了保证团队能够专心研究,四部为我们开展工作‘保时间’‘减负担’。那段时间,我们一有灵感就跑到会议室里头脑风暴,设计理念在观点激荡中迅速升级迭代。”孙均政回忆道。最终,技术方案在一间8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逐步成型。

就如同牛顿的苹果、门捷列夫的梦,有时灵感能解决困扰人许久的难题。孙均政坚信这一点。

“我经常学一些‘没用’的东西,比如相对论、量子力学,能拓展思路。”孙均政桌边、案头、书架摆满了书,一本溢价10倍的初版《冯·卡门: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已成为团队图书角的公共财产,为许多同事提供过灵感。

“搞预先研究工作的人,最不怕的就是碰到困境,因为我们每次遇到的困难解决之后,都会促使这项技术得到进步,同时个人也能因此获得强烈的成就感!”2017年博士毕业的杨婧说。

她所在的四院晨信公司预研团队在成立之初,35岁以下成员达到90%,博士占比接近70%,团队因此以“年纪轻、学历高、敢闯敢拼”在航天系统里“出圈”。

“全功能软件定义是新一代航天装备必备的智能化技术,必须占领这个技术‘高地’!”这是团队始终坚持的目标。

作为行业内的一项新课题,想要把“硬骨头”啃下来,难度可想而知。谈及“创业”之路,团队负责人胡春燕感慨道,“当时这个技术是被垄断的状态,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我们举步维艰。但因为热爱,团队全体成员坚持不懈、集智攻关,在公司提供人力、物力和机制等有力保障下,我们终获成功。”

如今7年过去,团队陆续攻关了智能指挥信息系统等数10项关键技术,掌握超过50项核心专利。胡春燕说:“如果当初没能把这个技术高地攻克下来,未来航天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速度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信心因宽容而坚定

33岁的陈际玮,是四院17所年轻一代总师助理中的佼佼者,也是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入行十余年,陈际玮从事控制系统研制,就好比为大国重器设计“最强大脑”,这项工作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只能不断试错、不断思考才能有所成果。

“从选择控制系统研发开始,我们就踏上了一段永无止境、不断攀登的漫长创新历程,不仅要满足用户的基本指标需求,更要实现技术储备、加快技术迭代,以应对甚至引领未来10年到20年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陈际玮说。

回顾科研路,陈际玮直言,创新既需要年轻人坚定信心,也需要完备的体制机制保障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我能在30岁时就成长为总师助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的环境。”陈际玮说。

他至今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参加的一次试验:一项创新性方法首次在试验中试用,但最终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整个试验场紧张的高压氛围让他记忆深刻。

“我们都懵了,付出很长时间、很多心血准备的试验竟然失败了,这让我对是否该创新、能创新产生了动摇。”他回忆道。

后来,陈际玮的师父察觉到了他的沮丧并劝慰他:“创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全新的事物不可能百发百中、次次成功,有失败和不足很正常,这些失败经验是助力我们迈向成功的宝贵财富。”

陈际玮在科研工作中面临过不少坎坷,但总能从挫败中迅速振作起来,投入到新的创新尝试中,勇闯精确制导领域“无人区”。

他所在的四院鼓励青年员工勇于向瓶颈关卡和未知领域迈出开拓创新的步子,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给予“四及时”待遇——人力物力及时保障、体制机制及时响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荣誉表彰及时认定。

“17所还拿出‘真金白银’激励创新,给予创新课题经费支持,为青年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陈际玮说,“深邃的宇宙蓝总是能激起我求知探索的欲望,不能让失败阻滞创新。”他的这一感悟也是四院人的共识。

成长因平台而加速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被称为最新一代的制造技术革命。作为一名工艺师,柏久阳正在四院南京晨光公司积极推动增材制造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2017年11月,柏久阳博士毕业。当时,南京晨光公司正着手建立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条件,通过“筑巢引凤”吸引技术领军人才。柏久阳正是被吸引成为第一个落户的“金凤凰”,他的目标就是带领团队掌握核心技术。

与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巨大决心成正比的,是柏久阳带领的增材制造团队夜以继日的研究和实验。他们与知名院校、厂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种课题的研究和创新活动,死磕每一个技术关键。

仅用了两年,他们就掌握了超高强钢打印技术等3个方面的核心技术。

随着核心技术的掌握,南京晨光公司很快建设起增材制造批量研制条件。柏久阳带领团队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研制的零部件,经历了各种严苛试验考核,逐步应用于航天产品。

“过去,我更多地关注技术应用,现在推动产业发展是我更重要的使命。”柏久阳说。

5年前,他是“推销员”,需要不断向各方介绍增材制造优势,推介新的增材制造工艺方法。如今,新工艺对传统加工的“应替尽替”正成为一种共识。相应地,增材制造的研制任务骤然增加。如何从产业化的视角开展低成本、高效率增材制造,成为摆在柏久阳面前新的创新课题。

柏久阳带领团队建设并优化增材制造生产线、创新生产工艺。他们通过系统性创新,使增材制造成本下降了30%-50%,成形材料由3-5种增加到10多种,各类零部件年产量提升了近10倍。

“我们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完成好航天科研生产任务上。”今年36岁的柏久阳已是主任工艺师。他说,单位搭建了干事创业舞台,团队的科研之路正在快速攀升阶段,希望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未来如星辰大海般灿烂夺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通讯员 魏平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