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 >

5000年前能有这样的幸福日常,你敢想?

时间 2022-04-26 09:28:47 来源:科技日报  

河南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山顶台探方新华社发

河南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屈家岭文化玉璜受访者供图

黄山遗址反映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进程,是探讨南阳盆地、江汉平原文明起源和文化发展的关键遗址。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曾评价黄山遗址是“中华瑰宝,千年一遇”。

近日,河南南阳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继入选“2021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项目之后,该遗址拿下的又一个考古界“年度大奖”。

根据考古发现成果可以确定,黄山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涉及玉石器制作性质的中心性大遗址,反映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进程,是探讨南阳盆地、江汉平原文明起源和文化发展的关键遗址。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曾评价黄山遗址是“中华瑰宝,千年一遇”。

黄山遗址不仅出土了大量重要遗存,相关的科技考古成果亦非常突出,已在测年、植物、人骨DNA、玉石器岩性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通过现代科技,我们也许可以一窥仰韶时期当地人们的生活。

堪称史前大型玉石生产基地

南阳自古以来就以独山玉闻名。位于南阳独山之畔的黄山遗址更是以玉惊艳天下,堪称“史前大型玉石生产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石料中,砂岩质的制玉石工具2.3万余件,另有玉器116件、独山玉半成品或废品500余件、玉片3518件、玉料4500余件,还有大量的玉料、石器、陶器与少量玉器原地保存。根据鉴定,这些玉材主要为独山玉,玉器种类有耜、斧、铲、锛、凿、璜、珠等,种类丰富,数量惊人。

“之前学界有个说法,叫‘中原玉文化塌陷’。黄山遗址的发掘推翻了这一观念,刷新了人们对中原玉文化的认识,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黄山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共考古与对外交流室主任马俊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发掘研究表明,当年生活在黄山遗址的相当一部分人属于“专业玉石手艺人”,不仅技术高超,而且以此为生。

在发掘现场,考古技师程永刚指着一处遗址说:“这是我们2018年发现的最为重要的仰韶时期编号F1、F2房址以及作坊遗址,都是长方形多单元房基,呈前坊后居的布局。”他指向另一侧的房址介绍:“除居住生活功能外,这里主要磨制生产玉器石器,地面有很多砂石浆残存,经过成分分析,大部分为独山玉石和砂岩磨石粉的混合物,为玉石作坊的定性提供了关键证据。”

在新近发掘的编号F16、F30、F37仰韶时期房屋遗址中,推拉门道、木骨泥墙、红烧土是这一时期典型建筑特点。室内的炉台、工作台以及散落的石钻头、砺石、磨石墩、石钺生动再现了玉石器的制作流程。

马俊才告诉记者,发掘中,他们曾发现一个玉石工匠族群墓葬的陪葬品工艺水平极高,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群“靠玉吃饭的人”。

5000年前“黄山玉器”销路甚广

玉石器物不仅能产,还要能销。在黄山遗址西侧,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仰韶和屈家岭文化人工运河以及一座码头。这条人工运河宽27米、深7米、长500米左右,连接起了通往独山的自然河,并与其他河流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完备了独山、蒲山对遗址的玉石资源供给体系。“这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史前码头性质的遗迹,其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体现出古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利用能力。”马俊才说。

不仅如此,多地出土的文物似乎也在证实约5000年前,“黄山玉器”已经销路甚广。“独山玉石具有很强的唯一性和标识性。灵宝西坡墓地、巩义双槐树遗址、湖北保康穆林头遗址、沙洋城河遗址、淮滨沙冢遗址以及南阳盆地和其周围的西峡老坟岗遗址、浙川下寨遗址、镇平安国城遗址等多个遗址出土的多件和黄山遗址相类似的独山玉器,疑似为‘黄山造’。”马俊才说,这反映了该遗址生产的玉石器已走出南阳盆地,到达豫西、豫东南、鄂长江北岸广大地区。

“黄山遗址是中原玉文明的一个发源中心。”南阳市文广旅局副局长赫玉建表示,结合黄山遗址呈现的独山蒲山两山环抱、白河人工河互通的特征,证明相当一个时期内这里是玉器的生产、交易汇聚之地。

一些屈家岭人或是外来人口

黄山遗址出土的上百座屈家岭时期墓葬,是目前豫西南乃至汉水中游地区这一时期最高等级的墓葬群,头枕白河、足蹬独山,排列有序、等级森严。墓葬中的人骨遗存几乎都保存完好,十分罕见。马俊才说,这得益于黄山周围的土壤环境。这些遗存也给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

与北京大学合作进行的人骨DNA采样测试表明:编号M44墓中的个体和黄河流域古代人群有着显著关系。“M44墓中的个体是迁徙、贸易还是战争原因由北至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马俊才说,成功分析黄山遗址大墓人骨DNA,是研究文明源流的重大突破。目前,人骨DNA采集还在进行中。

喝酒吃肉让他们的平均寿命在55岁以上

在大墓M77中,出土了双玉钺、象牙梳、玉璜、弓箭、骨镞以及400多块猪下颌骨。这些下颌骨由小到大排列,分层摆放。“这些东西应该是酋长级别墓的标配,他们直接掌管着这个区域的玉器生产和加工。”马俊才介绍说,黄山遗址墓葬区的陪葬品中,作为财富象征的猪下颌骨最具特色,总数达1600多个,堪称新石器遗址之最,目前还在不断出土中。

“一个猪下颌骨意味着吃掉一头猪。这说明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在大墓中,我们还发现有疑似酒杯,经过成分分析,其中很可能有酒类的遗存。当时的人喝酒吃肉,很有排场。”马俊才说。

据介绍,考古团队通过对出土遗骸进行骨病理分析发现,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在55岁以上,这也是该群体营养状态比较好的又一佐证。

生活精致爱打扮还兼具艺术细胞

在黄山遗址M171女性墓中,遗骸的头骨位置有一排细小的骨片,每一块骨片长约1厘米,两端打磨圆滑,程永刚推测,这些是串缀起来的冠饰。一枚精美的滑石耳珰也在该墓中现身,足见墓主人是一位生活精致、爱打扮的女性。

该墓中还出土了一些精巧的小陶罐。“我们怀疑可能是盛放化妆品、香料之类的容器,正在依靠科技手段进行分析。”马俊才说。

同样是女性墓葬的M172墓出土了一把疑似象牙质的编织针,应该具有编织功能。考古人员进一步清理墓葬,或许可以找到编织材料,为我国史前纺织考古提供重要材料。

精致不仅体现在女性身上。黄山遗址出土的三块砾石上绘有褐红色人物劳动、卧猪、兰草写意图,更是让人叫绝。“我们一开始挖出来以为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结果清洁之后发现“这是一幅彩画,人、动物、植物三位一体,在当时来讲艺术水平极高。”马俊才说。(乔 地)

标签: 岩性分析 玉器种类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